或许事先谁也没有料到,在澳门载誉而归的年开年古装大戏《张之洞》,上映首日票房竟然只有元,全国观影人数仅三人。至今三日票房累计也只有元,低到让人胆寒肝颤。这票房,投资方别说收回成本,恐怕连电费都不够。估计这部《张之洞》会成为有统计数据以来票房最惨的电影,没有之一。
错在选材?
有人说,票房低是因为题材选得不好,现在年轻人很多都不知道张之洞是谁。投帅表示无法苟同,张之洞,晚清四大名臣之一,上过初中课本的人物,知名度不可谓不高。但如果拍成电影,谁愿意去电影院看一场张之洞呢?就算换成大家更熟悉的曾国藩、李鸿章、左宗棠也是一样。电影的主要作用就是娱乐,人民群众花钱看电影主要是为了休闲放松合家欢,而不是接受一场再教育。如果真的对张之洞的生平感兴趣,想深入了解,买本书看不好么,何必通过声光电的形式呢?
错在流量?
还有人说,票房低是因为导演知名度不高,演员没流量。导演三丑的作品,在豆瓣上的评分确实都扑街,六部相关作品中最高分也只有4.1;但人家就是凭着这部《张之洞》翻身,在年荣获第12届澳门国际电影节金莲花新锐导演奖啊。演员中史可、高兰村、刘长纯、陈丽娜,虽然都不是流量明星,但哪个也不是无名之辈啊,都有一定的作品和口碑。史可当年还是跟巩俐并称的“五朵金花”之一,差点被老谋子选去演《红高粱》的。
错在质量?
还有说,票房低是因为影片质量差的。拜托,一共才几个人看,怎么得出质量不好的结论?再说影片好坏先不论,再烂还能烂过《逐梦演艺圈》吗?《逐梦演艺圈》最终还收获了万票房啊,相比《张之洞》的千位数字,差了不止一个数量级。年,非著名法制节目主持人张绍刚参演的电影《启功》,同样也是票房低迷,最终收获只有40.3万,还不如《逐梦演艺圈》。但《启功》的口碑并不差,豆瓣评分高达7.6,好于58%的传记片和55%的剧情片。
错在没有卖点
可见,电影票房确实存在一个玄学问题,票房高低跟电影好坏并不成正比。但关键是,你要知道自己的受众,自己的目标人群是哪些人,然后至少要有一个激发目标观众掏钱去看的“点”。就跟咱们自媒体写文章一样,并不是你用心了,文章写得好了就有流量就能火;但至少你要有一个“点”,能吸引读者点进来。《张之洞》事先宣发不足,没有引起